图像监测站

更新:2018/12/1 9:01:39      点击:
  • 产品品牌   
  • 产品型号   
  • 产品描述

    ...

产品介绍

1)数据流程

 

图像监测站数据流程图


2)系统组成

图像监测系统由图像监测站和监控系统组成。

 

图像监测系统组成


1)图像监测站

图像监测站主要由摄像头、遥测终端、通信模块、信号避雷器、设备箱、电源系统和避雷接地系统组成。

图像监测站根据需要实时接收监控系统的请求,启动摄像机进行图像召测抓拍和定时自主抓拍,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号压缩成标准格式数据流,按照JPG图片格式(分辨率800*600,大小≤3M的),通过GPRS传输到县级平台前置机。

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同样设在县级平台(即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的中心站),主要由前置机和信息接收软件组成,通过在前置机上部署信息接收软件,完成图像站数据接收和整编处理后存入平台数据库,供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使用。

3)系统工作方式

1)图像监测站在自动值守状态时采取定时拍摄或通过县级平台召测抓拍图片,并通过GPRS上传至监控系统。

2)图像监测站定时拍摄时满足汛期每日至少上报1次,当降雨或水位变幅较大时,按设定时间加密上报。

3)自动监测站点须至少每天8:00发送一次平安报,上报包括电池电压、信号强度等内容。

4)监控系统将上传图像以文件形式保存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并且将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信息存入平台数据库。

5)通过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进行图像查询、浏览、控制和管理等。

4)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摄像头

1

 

2

RTU遥测终端

1

 

3

100AH蓄电池

1

 

4

40W太阳能板

1

 

5

充电控制器

1

 

6

信号避雷器

1

 

7

通信模块

1

 

8

室外设备箱

1

 

9

通信费

5年

1

 

10

立杆(含太阳能支架、设备箱焊接)

1

 

11

立杆混凝土基座

1

 

12

简易水尺

1

 

13

防雷接闪器

1

 

14

防雷引下线及防雷地网

1

 

5)安装要求

1、设备进场检查设备进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①设备按设计及采购清单进行数量和品质的初验。

②关键设备应检查是否具备必要的质量标志,遥测终端机、摄像机、通信模块等仪器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文件规定。

③成品零部件的加工表面不应有影响外观质量的损伤、沟痕和锈蚀等缺陷。

④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确保摄像机能够正常工作后,方可安装。

⑤检查蓄电池的密封性,应按规定程序完成充电和放电过程,并按规定充足电。

⑥检查天线、避雷器、电缆等设备外观,保证其外观良好,紧固件齐全,电缆与接头间的焊接和接地良好等。

⑦图像站采用公共通信资源组网,应提前开通相关的通信业务。

⑧安装调试应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完成;安装调试需具备必要的安装、测试工具和交通条件。

2、摄像机安装

1)摄像机应尽量靠近监控对象,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并避开强磁场等其它高频干扰,提高其安全性和测点的可靠性。

2)摄像机安装位置须视野开阔,光线充足;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3)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4)摄像机安装在立杆横臂上,横臂长度不超过1m,直径不小65mm,壁厚不小于3mm。

5)摄像机应能拍摄到简易水尺桩,以直观掌握实时水情信息。

3、立杆安装

1)监控立杆采用热镀锌钢管,离地高度4m,直径不小于150mm,壁厚不小于5mm。

2)监控立杆安装在混凝土基座上,基座尺寸不小于60036003

800mm,基座埋深0.7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抗风7级;立杆底部焊热镀锌钢板,然后和混凝土基座固定;金属构件和焊接部位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4、太阳能板安装

1)太阳能面板朝南(略偏西),仰角30~37度,四周无遮挡。

2)太阳能板安装在立杆支架上,安装牢固。

5、布线

1)外部布线线缆至少使用PVC套管,套软管必须使用金属软管,

市电线缆必须套用镀锌钢管。布线横平竖直并用线卡固定,转弯的地方使用弯头连接。

2)设备机箱内设备安装布局要整齐美观、便于维护,布线采用压线工艺,横平竖直并用线卡固定。

3)安装时一定要仔细对照图纸进行接线,并且仔细核对接线处是否牢固可靠,确定所有线准确无误后方可插入对应端子。

6、简易水尺

水位图像监测站应设置简易水尺桩,无条件建水尺桩的,应选择离河边较近的固定建筑物或岩石上标注水位刻度。简易水尺应标注不同级别的预警水位刻度。

6)调试要求

1、设备安装完检查调试设备安装固定等项工作完成后,应进行下列重点检查和调试:

1)摄像机

①检查摄像机在防护套内紧固情况;检查摄像机座与支架紧固情况。

②对摄像机进行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太阳能供电系统

①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并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充电控制器之间接线正确,避免出现短路、断路问题。

②蓄电池电压及充电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③太阳能板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3)遥测终端机、通信模块的检查调试应注意如下事项:

①检查遥测设备与各种电缆的正确连接,防止因漏水或沿电缆、电源线入口进水造成故障;检查电缆接头有无松动等现象或外观有无明显损坏。

②确定所有线路连接全部正确无误后,方可加电进行调试。设备开机初始化完毕后,察看所有指示灯状态是否异常。测量电源电压,检查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③设置设备站号、站点类型、GSM中心号码、测量间隔等参数。测试通信是否正常;通过改变相关的状态,观察开关量是否出现相应变化。

④在设计传感器量程范围内,模拟实际情况,检查和调试各类设备是否按预期要求工作,包括通信、显示、按键、存储等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4)检查站点设备之间连接线是否牢固可靠。对需要接地的设备应检查是否符合接地要求。

5)检查完成后,应将设备安装调试的基本配置信息记录、整理。

2、系统联调

①整个系统安装结束后,需通过系统联调,完成整体衔接和配合。按系统设计和软件要求,配置和设定各项参数进行系统功能、性能联合测试,检测系统各项功能和指标,考核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和系统畅通率等。系统联调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Ø 在摄像机设备范围内,模拟实际运行参数。

Ø 触发启动传输条件,通常包括时间触发、参量触发等。

Ø 数据上传及相应过程。

Ø 数据接收过程检查,重点包括参数准确性、传输速度及时间、全部遥测站数据汇集完成时间等。

Ø 中心控制指令下达,检查遥测站是否按预定要求动作。如时钟校准、遥测终端配置等。

Ø 遥测站其他功能。如现地数据下载、人工置数和设置等功能。

Ø 中心站其他功能。如图表显示、存储、查询、打印等功能。

②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应详细记录、备查。

7)系统防雷

1)防雷安装

①避雷针避雷针购买定型产品或按照《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制作加工。

避雷针(不锈钢)直径不小于25mm,长度不小于1500mm。避雷针安装在立杆顶部,避雷针与立杆之间绝缘处理。

②引下线

引下线沿立杆内壁引下,由立杆底部穿出与防雷地网连接。引下线采用规格为截面积不小于50mm2多股铜芯电缆线,并与立杆可靠固定和绝缘。

③接地体

在土壤电阻率小于1000Ω2m的地区,接地体使用40*4mm镀锌扁钢和50*50*5mm镀锌角钢,采用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相结合的复合接地体。尽量避免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人行道上,注意避开地下电缆、光缆、水管,选择土壤条件均匀的田地里,不宜选择在矿渣、沙石较多的位置。接地体采用“一字形”加工,“四边形”埋设,地网埋设深度不小于0.5米。地网距墙或基础的间距不小于1m。当无法避开人行道等较多人员活动区域,必须增加开挖深度,埋设深度1.2米以上。双面焊接,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0.10米,焊面饱满牢固,焊接位置做防锈处理。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2m的地区,按照防直击雷标准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不同土壤的电阻率参考值见《接地电阻及土壤电阻率检测作业指导》(QB/YW107-003-2007)。

 

接地体布设示意图

2)设备保护接地

①安装信号避雷器进入终端的信号线应安装信号避雷器,以防止引入感应雷。

②采用太阳能浮充电源为防止雷电从电源入侵,监测站采用太阳能浮充电源。太阳能与电池的连线采用屏蔽线,将连线的屏蔽层焊接到所供电设备的接地线上。

③设备及屏蔽层接地

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软绞线把线缆屏蔽层及各设备的接地端,如遥测设备,直流电源设备等和设备箱接地母线连接,再由设备箱与地网可靠电气连接。

避雷针接地与设备工作保护接地应从地网两端分别引接。

3)防雷检测

系统防雷检测遵循监理随工现场检测和专业抽检相结合的原则。

①现场检测施工方每完成一处站点的系统防雷,必须对该站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进行现场检测,并将现场检测结果真实的进行记录;现场监理也需要对每个站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进行复检。

②检测要求

自动水位站的接地电阻值必须不大于4Ω;根据各站点现场的土壤电阻率,自动雨量站、图像监测站、无线预警广播站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检测结果在4~10Ω之间即可。

更多产品